樂都區公安局全面實施“視頻監控進場所 ‘一鍵報警’護民安”工程

今年以來,樂都區公安局緊緊圍繞社會治安防控現代化目標,以科技賦能破題,全面推進視頻監控與“一鍵報警”系統建設,構建起“前端智能感知、中端閉環流轉、后端深度應用、警種聯動響應”四位一體防控體系,有效提升了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置能力,精準筑牢了轄區群眾安全屏障。
聚焦全域布防,織密智能防控網絡。局黨委將科技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基層公安機關核心戰斗力的強大引擎,聚焦重點場所、重點部位,將視頻監控進場所和“一鍵報警”系統建設列為重點民生工程和科技強警項目。
一是視頻監控布建“全覆蓋”攻堅。鎖定校園、醫院、商業綜合體等重點場所,推行視頻監控“全覆蓋”攻堅行動。按照統一技術標準與建設規范,開展智能化布建工作,對老舊監控設備進行高清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二是“一鍵報警”系統“零距離”布防。通過數月的持續推進,實現社會面重點區域監控接入率98%,成功構建起全域可視、全時可用的立體化防控網絡。針對治安風險高發點位,在68所學校、醫院等場所精心部署110套可視化“一鍵報警”裝置,該裝置集成精準定位、高清視頻回傳等功能,與指揮中心實現實時直連。一旦觸發報警,現場畫面即刻推送至指揮平臺,確保警情能夠實現秒級響應。
三是智能監控“補盲角”增設。聚焦重點路段、背街小巷等防控盲區的區域,結合區域地形、人流特點等,科學規劃點位,分批增設智能監控設備,構建全域無死角監控格局,讓違法犯罪無處遁形。
聚焦閉環管理,打造高效處置鏈條。緊緊依托區公安局 “情指行”一體化應用,竭力打通“一鍵報警”觸發、視頻監控調取、指揮調度、現場處置、反饋評估全流程,打造“接警 —響應—處置—反饋—提升 ”的嚴密閉環。
一是“一觸即發、三端聯動”響應機制。依托 “ 情指行 ” 一體化 實戰 應用,全面貫通從報警觸發到反饋的全流程環節。主動構建 “ 一觸即發、三端聯動 ” 機制,當報警信息產生后,指揮中心、轄區派出所、處警單元能夠同步接收指令、協同響應,將平均接處警時間大幅縮短 2分鐘。
二是“視頻導偵、全程可視”指揮調度。在警情處置過程中,充分運用實時視頻監控,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指揮人員可實時掌握現場情況,精準下達處置指令。
三是“雙線反饋、質效評估”閉環提升。建立健全系統數據與人工復盤相結合的雙線評估機制,對每一起警情處置過程進行深入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持續優化處置流程。通過一系列舉措,不僅推動警情處置效率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也達到了 96.8%,切實讓群眾感受到高效、專業的警務服務。
聚焦深度應用,釋放數據實戰效能。主動突破視頻監控“看得見”的初級階段,向“看得懂、能預警、會思考”的深度應用邁進,在打防管控主責主業方面賦能增效。
一是智能分析預警,實現“主動防”。深度應用視頻圖像進行分析,對重點風險隱患進行分析,將異常行為預警信息推送至 情指中心 、轄區派出所 、 綜合指揮室,變 “事后追溯”為“事前預警、事中干預”。推進視頻監控從 “ 看得見 ” 向 “看得懂、能預警、 會思考 ” 的智能化升級。
二是數據融合碰撞,支撐“精準打”。搭建智能分析平臺,實現對異常行為的精準預警,成功提前化解風險 17起,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大力打通數據壁壘,整合各類警務數據資源,運用智慧警務技術手段,助力偵破刑事案件18起,抓獲嫌疑人25名,為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三是服務管理精細,促進“智慧治”。主動共享監控資源,與城管、交通等多部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共同完成占道治理 26處、交通優化37項,有效提升了城市精細化治理效能,實現了科技成果在多領域的深度應用與價值轉化。
聚焦協同共治,凝聚群防群治合力。牢固樹立“大平安”理念,善于打破部門壁壘,積極整合技防資源,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
一是健全“警+X”聯動機制。建立“警+N”聯動機制,聯合綜治、應急、社區等多部門,明確各方職責分工,定期組織開展風險研判會議與實戰演練活動。
二是建強“最小應急單元”。以“一鍵報警”系統為核心,在重點場所組建最小應急單元,通過專業培訓、模擬演練等方式,強化場 所安保力量的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充分發動網格員、平安志愿者、商戶聯防隊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線索舉報等工作機制。同時,通過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提高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治安防控格局,讓每一位群眾都成為平安樂都建設的參與者與守護者。通過系列舉措,全區重點場所可防性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34.6%,警情處置效率顯著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持續增強。樂都區公安局將持續深化智慧防控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為轄區群眾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來源:樂都區公安局